随着去年底昌赣高速铁路的建成运营,江西正式融入“八纵八横”高速铁路网,国内铁路运营里程达到4750公里,其中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844公里。逐渐编织密集的高铁网络,为江西老表快速致富开辟了小康之路。(江西日报)
2019年12月26日,全线长赣高铁开通,标志着井冈山革命老区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正式进入高铁时代。江西实现了城际列车连接,革命老区兴国县终于迎来了高铁时代。
高铁造成的“同城效应”影响越来越大。人们可以更快地接触到更多的人,交流新鲜的想法、致富的途径和创新的思维,为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提供新鲜的血液。事实上,城市群之间的融合是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体现。城市群一体化的形成加速了资源的流通、信息的传播和贸易往来的顺畅。以高铁为纽带,中国地方经济从点到面、从线到片全面开花。
在当今社会,高铁不仅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,还可以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,带动当地的旅游消费。江西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的地方,正如王波在《滕王阁序》中所描述的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”。毗邻广东、浙江、湖南、福建、安徽等省,是古代交通便利的地方。但在当代,江西的处境有点尴尬,周边有很多发达省份,但与长三角、珠三角等经济圈没有联系,发展相对孤立,这几年存在感不高。而长赣高铁的开通,大大缩短了兴国至漳州、南昌、吉安、九江的时空距离;对于促进沿线县市区域功能的发展,推动“精准扶贫”工程的实施,促进甘南等前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昌赣高铁是第一条穿越井冈山革命老区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“苏式高铁”,设计时速350公里,堪称中国“最热高铁”。昌赣高速铁路东西贯通,南北贯通,将赣南客家风情和红色文化连接到全国公路网,为华东地区紧密连接长三角和东南沿海提供了新的便捷通道,加快了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,密切了东南沿海与中部地区的经济交流。同时,将进一步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互联互通,促进铁路沿线及周边地区与“一带一路”地区之间资本、人员和文化的快速流通,承接沿海产业转移,为扩大对外贸易和培育新的贸易模式提供极大便利。
从此,常干老区告别了“手无寸铁”的历史,老人的“走出去难”变成了“走出去”和“走进去”。京九铁路的开通运营,不仅带领人们走出大山,满足了探亲、旅游、工作、学习等多样化的出行需求,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游览老区的大梅河和大山,感知来自井冈山、兴国、万安、杜愚的不同“红色魅力”,让当地农副产品和特产“坐上”火车,进入广阔的国内外市场,加速区域经济周期。春风长干的沃土生机勃勃。
高速铁路方便了人们的出行,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,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,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